最近的一年多以来,我的团队做了很多的技术工作,给公司提供了很好的支持。但我们要做的”产品化”,一直都没有特别好的思路做下去。经过最近一些时间的认真学习思考,对于什么是”产品化”以及怎么样才是好的”产品化”有了更系统的认识。

什么是好的产品?

小的时候,当BP机和功能手机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,每个新产品都会有详细的说明书,不看完说明书基本上没法使用这些电子产品。现在的智能手机,基本上不会给说明书这种东西,只要开机就能顺利的用起来。

初中时候,家里给买了第一台电脑。把电脑装好之后,看到了Windows的说明书,在之前我就已经对Windows系统用的比较熟练了,这是第一次知道Windows其实也有说明书,就饶有兴致的看起来。其中有一章,讲到”系统管理员”这个概念,很多高权限的操作必须由ta来做。我看了两天也没明白这是个什么意思:我自己的电脑,为什么还要有个”管理员”,我不能自己管吗?如果有管理员的话,ta在哪里?后来才知道这是个虚拟的账号而已,不直接对应某个具体的人。等电脑联网之后,有一次网络中断,windows提示我联系”网络管理员”。这个”管理员”又是谁?跟之前的”系统管理员”是一回事儿吗?后来才知道,这个管理员是确有其人的。对于一个没怎么用过电脑的人来说,这些概念是根本无法理解的。等读研究生时用了mac的系统,就再也不想用windows系统了,太省心了。

上面的简单的例子中,这些产品都是很有名的产品,但好的产品更加易用,能潜移默化的引导用户正确的使用系统,又不至于给用户造成干扰。

技术和系统的产品化

我们的工作是,用各种高水平的技术提高公司的数据化能力,帮助用户更好的使用公司的数据。我们的技术水平是没问题的,但如何能更好的组织我们的系统,变成一个更加完整的产品,让用户使用我们的服务,就跟他们用手指划开智能手机的屏幕一样简单。这个过程是产品化,但怎么才能做到产品化,什么样的系统才是产品化做的好?能不能量化?如果不能量化,那是否有明确的指标来告诉我们,如果这样做产品化是更好的,而另外一种方式就不行?答案是肯定的。

从概念上讲,”产品”包含两个方面意义:功能性和易用性。用户使用你的产品,是为了通过产品的功能完成ta的需求。如果产品的功能无法满足需求,那压根不是用户需要的产品,更谈不上好与不好。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,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是易用的。

易用性在wikipedia上的定义是:易用性是一种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设计概念,易用性设计的重点在于让产品的设计能够符合使用者的习惯与需求。使用者在使用功能时,能用最少的努力发挥最大的效能。

什么样的产品和特性是易用的呢?这里几点需要注意的:

  1. 符合常识
  2. 主要功能处于明显位置,次要功能进行合理组合并依附于主要功能
  3. 提高常用的使用行为的效率
  4. 有效的错误提示
  5. 减少误解的发生

如何实践

对于技术人员来说,实现一个功能是简单的,但要实现哪些功能,以及如何将功能呈现给用户,就不是那么直接的事情了。

用户是谁

很多复杂的产品,特别是商业产品,用户是有多种的。有普通用户,有中高层领导,有系统管理员,有外包员工。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需求。普通用户需要看到自己负责的部分的详细信息,高层领导希望看到全面的汇总信息,而外包员工只能看到非常有限的信息而且不可修改。

还有一部分常常会忽略的用户,是开发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。一个规划完善的技术产品,也应该照顾到他们,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,降低出错的可能。

需要什么功能

不同的用户对于同一个产品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,他们希望的功能也会有差异。要获得这些功能列表,就需要跟每一个用户群都有详细的沟通,把他们的核心流程提取出来。这些流程中的关键点,就是这个产品的核心功能点。先把这些功能点实现出来,把核心流程跑通,就能解决用户80%的需求,这个产品就能顺利的进行下去、推广开。

会怎样使用

这些功能怎么组织和呈现出来才是用户最满意的,是个难点。需要沉下心来,跟用户同一个场景下使用自己的产品,作为用户会遇到什么?一个新用户会希望尽快的知道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的,最好是能在示例一步步的带领下知道重要的功能点如何操作。一个老用户,会希望尽快的跳转到需要的操作上,提高工作效率。一个高层领导,希望能看到统计好的关键指标。一个管理员,希望看到系统是否正常,如果有意外事件需要能快速干预并修正错误。

如何做权衡

很多时候,一个能大幅改进易用性的功能,其实实现起来很简单,但有些时候却不是这个样子。那么我们如何做选择,如何权衡利弊呢?可以用简单的四象限来做判断。  产品化四象限

将所有的需求和设计放到象限里面,越靠近左上角的越紧急,而对易用性不利的设计,则应该尽量避免。